Spring是怎么解决循环依赖的?

首先站在Spring整个Framework体系而言的话,Spring的Bean是由一个BeanDefinition来的,就是在Spring当中,有一个叫建模的类BeanDefinition,Spring的Bean有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生命周期:

  • 首先,Spring容器启动。

  • spring进行扫描

  • 反射后封装成beanDefinition对象,放入beanDefinitionMap

  • 遍历map

  • 验证(是否单例、是否延迟加载、是否抽象)

  • 推断构造方法( 把当前这个Spring Bean所代表的类当中的构造方法得到一个最佳的一个构造方法 )

  • 准备开始进行实例

  • 去单例池中查,没有——》去二级缓存中找,没有提前暴露——》生成一个objectFactory对象暴露到二级缓存中——》属性注入,发现依赖Y——》此时Y开始它的生命周期直到属性注入,发现依赖X->X又走一遍生命周期,当走到去二级缓存中找的时候找到了->往Y中注入X的objectFactory对象->完成循环依赖。

Read more »

公司产品出现瓶颈?

我们公司项目刚刚上线的时候,并发量小,用户使用的少,所以在低并发的情况下,一个jar包启动应用就够了,然后内部tomcat返回内容给用户。
img
但是慢慢的,使用我们平台的用户越来越多了,并发量慢慢增大了,这时候一台服务器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
img
于是我们横向扩展,又增加了服务器。这个时候几个项目启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用户要访问,就需要增加一个代理服务器了,通过代理服务器来帮我们转发和处理请求。
img
我们希望这个代理服务器可以帮助我们接收用户的请求,然后将用户的请求按照规则帮我们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之上。这个过程用户是无感知的,用户并不知道是哪个服务器返回的结果,我们还希望他可以按照服务器的性能提供不同的权重选择。保证最佳体验!所以我们使用了Nginx。

什么是Nginx?

Read more »

Web测试要点

  • 功能测试 -(最基本)

    • 链接测试

      1.所有链接是否链接到该链接的页面

      2.页面是否存在

      3.不存在孤立页面

    • 表单测试

      1提交数据—->注册(数据库 新增), 修改订单(数据库 改)

      常用控件:输入框,下拉框,上传文件(图片,Excel,txt等),提交按钮,单选多选
      • 输入框:长度,数据类型,必填,重复 空格和业务约束
      • 下拉框:默认信息,数据完整性/正确性,第一条最后一条
      • 上传文件(图片,Excel,txt等):大小,格式,尺寸,数量等. 文件本身的内容规则验证
      • 提交按钮:支持回车/单击;弱网测试 ,快速点击是否重复提交,提交内容是否涉及加密
    • 搜索测试

      • 输入框(按时间搜索),下拉框

      • 假设:搜索条件A,B,C,D

      • 任单个条件查询:下拉框,输入框(模糊搜索,超长搜索,不存在条件,为空)

      • 时间搜索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 同一天数据)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造跨年 跨天 跨月的数据)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异常)

        手动输入,格式

    • 删除测试

      • 没有数据,删除
      • 选择一条数据/批量选择/全选,删除. 删除二次确认.且删除后合理提示
      • 删除数据关联性
      • 数据库角度,删,确认数据库是否及时更新
    • cookie,session测试

      • 存储用户信息的,记录用户身份给予后续操作通行证
      • 确认浏览器存储cookie目录有无cookie相关信息
      • 保存时间之外,cookie是否正常
      • 删除浏览器所有的cookie文件,再次登录,会怎么处理
      • 鉴权
    • 数据库测试

      • 搭建测试环境,初始化sql脚本
  • 界面/可用性测试

    • 是否跟产品原型/ui效果图一致
    • 功能测试同步测试
  • 兼容性测试

    • 主要考虑浏览器
    • 主流浏览器+内核(ie,firefox,Chrome,opera)
    • 浏览器测试工具IEtest
    • 功能测试同步关注
  • 接口测试

    • 确保后端代码的功能实现
    • jmeter
  • 安全测试

    • sql注入,跨站攻击
    • 漏洞扫描appscan
  • 性能测试

    • jmeter/loadrunner

SQL注入

https://www.bugbank.cn/q/article/5983ea82cbb936102d3977bb.html

常见的几种SQL注入

Read more »

前端安全

xss

跨站脚本攻击,是WEB程序中一种常见的漏洞。其主要的攻击手段是在在利用网站上的可由用户输入信息的地方,恶意注入含有攻击性的脚本,达到攻击网站或者窃取用户cookied等隐私信息的目的。

Read more »

从输入URL到显示页面经历了什么?

  •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网络通信和页面渲染。

    一、网络通信

    互联网内各网络设备间的通信都遵循TCP/IP协议,利用TCP/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分层由高到低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从数据链路层网上走。如图所示:

    TCPIP

    1. 在浏览器中输入url

    用户输入url,例如http://www.baidu.com。其中http为协议,www.baidu.com为网络地址,及指出需要的资源在那台计算机上。一般网络地址可以为域名或IP地址,此处为域名。使用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但是为了让计算机理解这个地址还需要把它解析为IP地址。

    2.应用层DNS解析域名

    客户端先检查本地是否有对应的IP地址,若找到则返回响应的IP地址。若没找到则请求上级DNS服务器,直至找到或到根节点。

    • DNS中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的区别

    1、 递归查询: 一般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属递归查询,即当客户机向DNS服务器发出请求后,若DNS服务器本身不能解析,则会向另外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得到结果后转交客户机。

    2、 迭代查询(反复查询): 一般DNS服务器之间属迭代查询,如:若DNS2不能响应DNS1的请求,则它会将DNS3的IP给DNS2,以便其再向DNS3发出请求。

    以一个DNS请求解析为例:

    1)用户发起域名请求到dnsA,这时dnsA有这个记录,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个过程是递归查询。

    2)用户发起域名请求到dnsA,这时dns没有这个记录,它去向dnsB问有没有这个记录,以此类推,直到把结果返回给用户,这个过程是递归查询。

    3)用户发起域名请求到dnsA,这时dnsA没有这个记录,它告诉用户,我没有这个记录,你去问dnsB吧,这个过程是迭代查询。

    3.应用层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

    HTTP请求包括请求报头和请求主体两个部分,其中请求报头包含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包括请求的方法(GET / POST)、目标url、遵循的协议(http / https / ftp…),返回的信息是否需要缓存,以及客户端是否发送cookie等。

    4.传输层TCP传输报文

    位于传输层的TCP协议为传输报文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它为了方便传输,将大块的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为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并为它们编号,方便服务器接收时能准确地还原报文信息。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等方法保证传输的安全可靠。

    “三次握手”的过程是,发送端先发送一个带有SYN(synchronize)标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在一定的延迟时间内等待接收的回复。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传回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以示传达确认信息。接收方收到后再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以示握手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送端在规定延迟时间内没有收到回复则默认接收方没有收到请求,而再次发送,直到收到回复为止。

    TCP

    5.网络层IP协议查询MAC地址

    IP协议的作用是把TCP分割好的各种数据包传送给接收方。而要保证确实能传到接收方还需要接收方的MAC地址,也就是物理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网络设备的IP地址可以更换,但是MAC地址一般是固定不变的。ARP协议可以将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当通信的双方不在同一个局域网时,需要多次中转才能到达最终的目标,在中转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下一个中转站的MAC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

    6.数据到达数据链路层

    在找到对方的MAC地址后,就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链路层传输。这时,客户端发送请求的阶段结束

    7.服务器接收数据

    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包,再层层向上直到应用层。这过程中包括在运输层通过TCP协议讲分段的数据包重新组成原来的HTTP请求报文。

    8.服务器响应请求

    服务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后,查找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并返回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中包括一个重要的信息——状态码。状态码由三位数字组成,其中比较常见的是200 OK表示请求成功。301表示永久重定向,即请求的资源已经永久转移到新的位置。在返回301状态码的同时,响应报文也会附带重定向的url,客户端接收到后将http请求的url做相应的改变再重新发送。404 not found 表示客户端请求的资源找不到。

    9. 服务器返回相应文件

    请求成功后,服务器会返回相应的HTML文件。接下来就到了页面的渲染阶段了。

    二、页面渲染

    现代浏览器渲染页面的过程是这样的:解析HTML以构建DOM树 –> 构建渲染树 –> 布局渲染树 –> 绘制渲染树。

    DOM树是由HTML文件中的标签排列组成,渲染树是在DOM树中加入CSS或HTML中的style样式而形成。渲染树只包含需要显示在页面中的DOM元素,像元素或display属性值为none的元素都不在渲染树中。

    在浏览器还没接收到完整的HTML文件时,它就开始渲染页面了,在遇到外部链入的脚本标签或样式标签或图片时,会再次发送HTTP请求重复上述的步骤。在收到CSS文件后会对已经渲染的页面重新渲染,加入它们应有的样式,图片文件加载完立刻显示在相应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触发页面的重绘或重排。

Java 多线程下载器的设计与实现

应用并发的场景有很多,下载文件就是一个很常见的并发场景。

为什么会想写多线程下载器呢?不知道你用过 IDM(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没,我刚使用 IDM 时,就被它的下载方式吸引了。

Read more »

移动端测试要点

安装测试、卸载测试

UI测试

Read more »

接口测试

测试系统内部各个组件间接口,以及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交互点

1613845781204
Read more »
0%